搞数学的学者亿财配资,确实是厉害的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但是厉害到什么程度,这就很难评判。
数学竞赛是竞技性,属于在已知数学方法、解题技巧范围内,找到正确解题过程,实现满分。
但是搞数学研究,仅仅是专注于某一领域,持续推进,成就仅仅是在边界凸出一点,并不是全方位的突破。
这个点,是不是独一无二的厉害,还是独领风骚的厉害,很难讲清楚!只能说,数学研究者,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推进或有所突破。
从研究成效来看,能够有所推进的研究者,值得歌颂,也值得鲜花和掌声,但是具体有多厉害,没有客观的唯一标准,仅仅是基于这个突破点和其他学科或者应用场景的联动程度。
王老师的成果,让很多人兴奋,但是唯一的bug就是,论文是合作发表。
这个贡献度之争,会成为必然趋势。杨李这么好的密友亿财配资,都要在获奖上争来争去。
至于,王老师成果获得的认可的程度,还是要看其他学科和应用场景的联动程度,而不是圈内人的发言。
新闻媒体不懂数学,也不懂教育领域教授、副教授、助力教授,研究员、副研究员称谓差异,就别掺和这个领域,也没必要强行制造热点新闻。
标题,34岁教授,称谓不准确,是34岁副教授,你总不能称呼副省长为省长?或将,明显是贷款表述,还是少提吧,村上春树,或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几十年了。
当下,基础学科,比如说数学确实是受到冷落,招生困难,或者出成果慢,导致很多人收入受限。
但是,普通大众都知道数学很厉害,搞数学的人很聪明。历史上,赫赫有名的人物,数学都是强的厉害,胡克定律、开普勒定理、万有引力、质能方程。。。。,,数学奠定了科学的走势。
麦克斯韦方程,不懂数学的也搞不出,笛卡尔坐标系,实现几何图形和解析数学的联通-初中几何的辅助线问题,直接被解析几何内化了。
数学,真的没必要搞这些热点新闻,也更加没必要跟无良媒体合作,没必要强行制造新闻热度。
2024年6月13日,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姜萍取得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赛第12名成绩,引起社会广泛关注。
2025年6月4日,韦东奕入驻抖音,一周涨粉2000多万,截至2025年6月11日,其个人账号粉丝数量突破2400万。据世界纪录认证机构(WRCA)官方权威发布,韦东奕正式被确认为“72小时内抖音平台学术领域获得粉丝最多的人”。
数学领域进入世界吉尼斯纪录,不是数学活动,而是周边活动,背后的炒作力量太大了。
正常博主粉丝破千万至少需要两年,结果韦同学,只需要一周。
这才一年时间不到,新闻媒体忘记之前翻车事件了?
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